点起句子网 心情说说 佛教高深句子说说【100句】

佛教高深句子说说【100句】

一、佛教高深句子

1、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2、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世间的一切我们只有使用权而非拥有权。所以,凡事都有缘起缘灭,强求不得。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地走。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3、佛教经典故事闻思,佛教媒体人,08年从大学毕业后第一份从事佛教媒体佛教天地网担任编辑工作,从此与佛法结缘,因为自己从完全不信佛法到对深信不疑,一路走过来离不开佛教故事引导,于是在2015年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创办了佛教经典故事,希望用真实佛教故事及自己亲身经历引导更多的有缘人对佛法产生信心。

4、問:我念佛時常常覺得自己對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作獅子吼般的念佛,覺得攝受,專心、歡喜,但今日一位師兄慈悲的跟我說,好的方法是持名念佛,就是念佛,我不知道我這個方法是不是屬於持名念佛,是不是不如法,容易出問題?

5、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6、业力是佛教徒解释世界万物的大杀器。无论碰到啥稀奇古怪的现象,一句“业力使然”咣当就把你嘴堵上了。我经常调侃佛教徒“业力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到了基督徒那里,这口筐换了个名字,叫“上帝”,反正什么事情都是上帝老人家安排的。

7、佛教:这三件“人生大事”不能违背,否则命运坎坷,越早知道越好!

8、6)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11、人的一生都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而处理矛盾需要的是智慧,或可理解为一个人的悟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无可选择,但可以强身健体。命运轮回我们无法预料,但可以努力抗争!唯独智慧却需要自身的修行,其中分为处世的智慧、律己的智慧、研究的智慧!也就是——道德、心理、能力!

12、答:繼續念佛號。這是什麼?你的佛號功夫不到,你那個雜念的功夫很好。你那個妄念打成習慣了,你不用刻意,妄念就能提起來,但是佛號很生疏,要刻意提起來,還會忘掉,這就生。所以古人說,修行就是生處做熟,熟處做生。你念的佛號不夠熟,打妄念打熟了,現在把熟的生了,生疏起來,生疏的熟起來,你就成功了。所以佛號得老念,不能斷,愈是妄念多,愈得念佛,不要管那個妄念,就管住自己一句佛號,功夫下久了,自然佛號功夫得力,就能降伏住妄念。

13、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济南兴国禅寺门两侧石刻对联

14、“慈悲观”:在禅定状态中观想一切有情众生的可怜之相,产生慈悲怜悯之念,以退治嗔恚。嗔恚重的人应修此观。

15、多年以来我一直在钻研并实修净土宗,越深入进去,对它的信心也就越大。我曾经一度认为只有唯物论才是看待世界、宇宙正确的方法、思想,但当用它来“验证”佛法时,感觉佛法才配堪当“正确”这四个字,对它宣讲的道理简直无法找到一丝一毫的破绽。故而我才下定决心用这种真理与自己的贪、嗔、痴种种习气做顽强的宣战,如果只是从口头上赞叹一种思想的伟大,却不愿把它用在改造自身与世界的实践当中,那你永远只能是佛法万种风情的陌路人而已。因此我才要每天持诵佛号,我相信借着净宗的修行,我一定可以亲见佛陀描述过的无尽风光。

16、1)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7、8)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8、阅藏分享佛法是妙药,千万别再加一句“是药三分毒”,谤法!

19、所做之事并无二样,但是心境却完全不一样了,之前是内心充满了妄念,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而悟道之后,内心完全清净,自在,无有分别,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因此,只要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不再有如此多的妄念杂想,用一颗清净自在之心随缘应对,那就可以渐渐与“道”相应。

20、了这部经的名字,就证明你宿世

二、佛教高深句子说说

1、問:念佛的時候老想著求快點往生,算夾雜嗎?

2、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3、*宣化上人:所有的佛法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边包括着

4、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每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就能到达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你给世界什么姿态,世界将还你怎样的人生。遇到无法左右的,随缘,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多少。

5、問:念一句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什麼人念佛能達到這個水準?

6、一念起处,惠及十法界!

7、*妙莲老和尚:如何让父母也能信佛、吃素呢?

8、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床宽。

9、看看叔本华的解释吧,他本人精研印度哲学,于佛教典籍亦有高深造诣。一句话:追求那平静的,古井无波的人生,并以形而上的幸福为慰藉。还有,让石头永远是石头,不要象征。不要在那里发掘那些鸡零狗碎,那不是哲学

10、所有学佛的人都知道,从功德果报上来讲,单纯帮助众生受持佛法,让他们在这无名烦恼的困惑中证悟,参透生死,功德大小可想而知。

1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2、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学佛终还是要让自己觉悟,我见到一些同修学佛陷入了“偏执”之中,学佛学到了后家庭不和睦、关系分裂,这样的传播佛学,让那些比较务实的世俗人们怎么看到“果”呢?学佛真正注重的是个人的修行,将戒律和经典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实现自性的证悟,所以,我们在学佛的时候,必须先要用佛的般若智慧来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当别人看到我们过的如此幸福、如此自在的时候,你的身边就不会缺乏众生缘,佛法就水到渠成了,但是不要传播“我”的佛教,将他们引入门,个人的修行让他们自己行持。

16、我们常在酒桌上,甚至街头巷尾听到人们用无比豪放的声调背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但恐怕多数人都不知道,所以他们接着就是继续吃喝说笑。看到这种现象,心里不禁为之一震,因为这是严肃的话,却被用在嬉笑之间。今天,就把后面这两句给补齐了,然后并对这四句话有关的资料做一个简单粗略的介绍,以供各位小伙伴围观。

17、本文出自熊逸佛学50讲

18、在佛教概念里,六道轮回的世界叫做“此岸”或者“苦海”,六道轮回之外的世界叫做“彼岸”。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六道轮回会让你永远活受罪,每一次死亡都是另一次活受罪的开始,你永远不可能一了百了地真正死掉,也不可能把活受罪变成活着享福,你只有幡然醒悟,看破这层道理,不再把努力白白耗费在苦海当中的挣扎里,而要把努力用在摆脱六道轮回上,这样的话,你才有机会离苦得乐,到达幸福的彼岸。

19、信因、信果,是相信什麼?不只是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基本的因果我們一定要相信。如果這個因果都不相信。你麻煩了,你往生不到了!但這裡講的因果不只是這個小因果,這裡講的因果是大因果。是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念佛,要修極樂世界的因,往生極樂世界是果,你一往生就成佛。所以因果,這一個因果,我們一定要相信。《華嚴經》上所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信了。

2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三、佛教高深句子菩提

1、比如,一位据说已经开悟的修行人多次向我展现他的神通,包括准确预测未来、远距离观察到我的行为和想法等等。

2、*妙莲老和尚:善中之善重要的善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3、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是舍弃一切思维对象,叫做“非想”。但是“非想”只是舍弃了观想的对象,并不等于思想本身也不存在了,观想“无所有”仍然是一种“想。所谓非想非非想”,就是要超越无所有处的观想,进入一种任何观想都不存在,唯有纯净而透明的智慧的境界。佛教形容这是一种“寂静美妙”的境界。修此定者死后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天。

4、作好环境和涵养的准备以后,进而实行。定一时间,或早晨、或晚上,到静室打坐。姿势有一定要求,即在木凳上盘膝端坐,或左腿加于右腿,或右腿加于左腿,双手交握,置于小腹下方;肾囊悬空,勿使受挤压。坐好之后,调息使呼息均匀,竭力将心中一切放下,把杂念扫除尽净。

5、于我灭度,若自书持,若使人书,

6、记恨别人,其实就是拿痛苦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敢在明处复仇,所以就在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人格弄的越来越扭曲,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所以,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记恨别人,因为人生大的美德是宽容。

7、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8、翻译: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9、中的偈言,其省略号都表示后面

10、什么东西都不是你的,你只不过是那个暂时保管的人。“我的”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生命,也不过是自己暂时使用一下罢了,到了时间,自有人会收走曾经给你的一切。

11、拉达克里希南博士(1888—1975),印度政治家,哲学家:

12、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13、中等层次:净土成就

14、答:您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念佛之所以不能夠成功,不能夠念得功夫成片,原因就是夾雜。覺明妙行菩薩教導我們,念佛的祕訣在於九個字,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那我們如果這九個字做不到,念佛功夫一定不能夠成就。

15、四川大学的博士圆梅:

16、众生处境:“业力因果”+“六道轮回”

17、14)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8、连经的名字都不能闻到,大家今

19、問:請問黃念祖老居士一天可以念十四萬聲佛號,他是用什麼方法念的?在哪裡念的?我為何念不了那麼長時間?

20、還有一種印祖也推薦,就是不要去數呼吸,專門就是持名,耳聽自己念佛,這是三個字的祕訣叫「用心聽」,你就用心去聽你自己念佛,聽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就沒有打妄想,假如聽不到自己念佛了,這證明你自己已經心猿意馬了,念頭跑到外面去了,就是集中精力聽自己念佛,這個方法也很好。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總要你念得攝心就好,好選擇定一種就用一種,不要老是變化,老變化就容易夾雜,功夫難以得力。

四、佛教高深句子一切空

1、答:沒有分別。你心裡有分別就會有分別,你不分別它,它就沒分別。所以念六字也行,念四字也行,都很好。但是印祖大師在《臨終三大要》開示裡面有提過,這是真正幫助助念的人,念佛應該念四字,不必念六字,就是把「南無」兩個字都去掉,就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四個字容易念,念四個字比念六個字當然容易。對臨終的人他心力都不夠,氣都不夠了,給他念四字容易。這就看你自己本人的愛好,你平時可以念六個字,也可以念四個字。蓮池大師說他只念四個字,因為「南無」兩個字其實不是佛號,它是恭敬的意思,歸命的意思,就是歸命阿彌陀佛。蓮池大師說,我自己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跟阿彌陀佛也不用講客套話了,「南無」兩個字都去掉了,就念名號,「阿彌陀佛」,這也很好。

2、答:這個不要作意就好。你聽經的時候要專心聽講,不要夾雜,念佛也是夾雜,聽經時候就聽經,念佛就念佛,不要聽經時候念佛,念佛時候聽經,這個都是夾雜。做就做這一樣,不要兩樣同時做。

3、所以你真正這個信心俱備之後,你對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就很堅定。所以在信的基礎上,你自然就發大願,信怎麼來的?信要明白道理,所以我們的討論、學習好重要。你明白深一層,你的信心就加深一層,你的願心就加高一層。所以信願行,你有信有願一定有行,你肯定念佛的。你知道原來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如來的心印,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麼簡單你就得到,你不會念佛?你肯定念的!所以我昨晚看到這一篇的時候,看到這一句,好興奮!今天來一路上在地鐵裡面都在拼命念佛。為什麼?因為我明白這一句佛就是諸佛心印。所以信願有了,你肯定有行,沒人鞭策你,沒人打你,你自然就會念佛,不需要人督促。

4、*小孩子和孕妇吃素真的好吗?强烈推荐!视频

5、有很多人信风水先生,算命、打卦、批八字,这都叫邪信仰。问这宅子好不好,问吉凶祸福。现在卖一座楼房,这一座楼房里头,住了几百户,家家还要看看风水,一栋楼房一个,这种就叫邪见。像那个看问题啊,知见不正确,这是邪知邪见。

6、10) 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7、*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能饮酒吃肉?

8、有的人会说,你前面提到的“缘起性空”不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吗?就算有道理又怎样?能当饭吃吗?能消除我的痛苦吗?事实上,佛教的解脱方法论与“缘起性空”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

9、释迦牟尼给的这两大论点,就是为了解释这世界为何为苦,因为无常无我,既然什么都不能永恒、都没有自性,那便不要执着,不执着于恒常,也不执着于自我,没有执念,就能解脱。这就是佛教的解脱之道。

10、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11、佛经中说,我们一般人类认为是“水”的东西,可能在鬼的眼中是脓血,而在天人的眼中是琉璃。唯物主义者可能很难理解这样的境界,但其实这与现代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基本吻合的。量子力学告诉我们: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众生观察之前,跟本不存在确定的“水”这种东西,只有当这个观察者及其观察方式确定之后,他眼中的景象才会确定,也许是水,也许是血,也许是别的什么。

12、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13、计较和怨恨是一座牢,宽容是的钥匙。你计较什么,就被什么困扰;怨恨什么,就被什么禁锢。困扰的是快乐的心,禁锢的是自由的灵魂。计较和怨恨,是你亲手为自己打造的牢。要解脱,不是靠争夺,更不是把你恨的人打入地狱,而是宽容。宽容化解纷争,宽容解放自我,宽阔的心无处不自在快乐。

14、所以這些道理,我們能明白了,讀經文我們真的是要細細的讀,信心就生起來了,不會有懷疑。如果經文弄不清楚,覺得「功夫成片」,我這生也都沒指望了,信心都動搖了。信心一動搖,完了,你也往生不了了,為什麼?要信願具足才能往生。所以理要明,明理之後,信就真,願就切,信我等有往生之分,這個要信得過。

15、那麼功夫成片,很容易達到。只要肯下功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這一生必定有希望達到。而信願堅固的人,如果這一生還達不到功夫成片,到臨終的時候,「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我這個信願很堅固,這是全在乎我們平時有看破、放下的功夫。所以信願一直到臨終的時候都不動搖,這就「心不顛倒」。臨終時如果信願沒了,那就顛倒了。所以「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怎麼樣做到心不顛倒?平時看得破,放得下,哪怕是念佛功夫差一點,你也有把握往生。有把握不一定是往生得自在,不一定,往生自在是你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那個功夫就高了,那是要功夫成片以上。可是你真正信願堅固,你就有把握往生。心中還有一樣東西放不下,那你就沒把握往生。

16、投稿邮箱:2252422194@qq.com

17、我认定虔诚信仰、清净归命于三宝是一条学佛正途。至于大乘精奥、显密玄门,我真的自愧不能探得堂奥。而且本人性不喜交游,故也难得一遇高僧大德。惟在次数不多的上庙礼拜之过程中,我常常能体会到心得以清净后的那种纯净、透明的感觉。至心叩拜时,曾于感恩之刹那感受到无可言说的清净感,当其时,对真空之理似亦若有所悟。在那个时刻,我才明白为什么佛教如此强调自性清净,这既是一种我们本具的天真状态,又因被无明染污而成了众生心性再次回归的目的地与家园。一旦真的达到甚或只是稍稍接近这种清净无染的状态,一个人就一定可以感受到常人在常态下永远无法触摸到的存在本质与真实的生活内涵。

18、你要相信人生就是受苦,即便有短暂的快乐,也只是为了让你在快乐消散的时候承受更大的痛苦,所以人生不值得活。接下来,当你认识到人生不值得活之后,你会发现因为六道轮回的缘故,就算是死也没法摆脱生命之苦。所以,要想真正摆脱生命之苦,就必须摆脱六道轮回,换言之,就是要从六道轮回当中跳脱出来。

19、(美图)油画中的旗袍女子,风情万种!

20、《五蕴皆空经》说的“无我”说的就是你并不存在,我们讲过“实在”的概念,我们无法确定世界上的其他东西是不是幻觉,佛陀要说的是,连你自己都是个幻觉。所谓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皆空经》记载了佛陀和五个僧人的对话:

五、佛教高深句子图片

1、说:“你做比丘干什么啊?”

2、NASA公布新数据三千大千世界果真存在?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世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生,都是有相对的条件和关系,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这句话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高中政治课本中对联系和发展问题的哲学论述。

5、传播:翡翠玉石|南红玛瑙|琥珀蜜蜡|沉香紫檀|

6、杨新宇:警惕“玄谈”的陷阱

7、此外,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8、如果不读书,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9、人生不能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宁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而是磨难馈赠给坚强之人的一种淡然和安详。宁静的人如同一潭湖水,万象掠过而不为所动。因为她不争、不惧,不卑不亢,从容、超脱。肤浅的人得不到她,浮躁的人与她无缘,拜金的人买不动她。宁静是一道伤痕,也是一种骄傲。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1、快乐和痛苦怎么来的?业力因果。

12、*不穿的衣服别扔寄给大山里的孩子。有邮寄地址(求扩散)

13、压根儿就不可能意识推测这个那个的。

14、我们先来看看,佛教的核心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否有事实和逻辑上的硬伤。

15、佛法教我在生活中历事炼心,教我能一点点放下自私自利之心态,并逐渐看淡以至消灭名闻利养心。现在,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已离自己越来越来遥远,我正用满腔的热血与信心加功用心,以求即生往生向往的阿弥陀佛净土世界。

16、修禅之早、主要的形式是坐禅。坐禅,先须作一番准备工作,重要的是选择一处清静的地方。出家人大都居住在名山寺院中,清静一般不成问题。而在家修行,则颇费周折。古代农业社会中,山村荒野、竹篱茅舍,清静处比比皆是,今天居于都市中人,热闹繁华,真难觅到安静的环境。但无论如何,总要想法辟一静室,大小不拘,以不受外界干扰为准。在室中置一方凳,上铺软垫,臀坐处再垫高二寸至三寸。与此同时,还要调整身心,在日常生活起居上注意修养。一般起居应有定时,伙食不宜过量,尤忌暴饮暴食及酗酒。在待人处世方面,应豁达大度,尽量减少牵挂,避免卷入无聊的纷争,使心平气和,时时留意调伏心中的胡思乱想。

17、量子力学有个思想试验叫“薛定谔的猫”,细节内容限于篇幅就不讲了。按照普通人的定势思维,箱子里的猫要么是死了,要么是活着,与是否有人观测毫无关系。但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子里的猫可以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那一刻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请注意,不是发现而是决定)。而且可能一个人看的时候是只活猫,而另一个人看时则是只死猫,而且两个人看的结果都对!

18、問:弟子眾等六根總是往外跑,很難回到一心去念佛。大家都想了生死,但是遇到善惡境界就很難過去。末學很慚愧,在幹活時,怎麼能保持心如如不動,在一句佛號上?

19、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0、7)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点起句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anqi315.com/shuoshuo/54.html